课外阅读指导课怎么上_课内与课外阅读有效结合的几点做法

时间:2021-09-30 00:00:00 工作总结

本学期,学校语文教研组正式启动了 “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有效整合”的课题,我在聆听了我校李明玉老师执教的<迟到>一课和梧山小学的朱晚真老师执教的<圆圆的沙粒>后,听了进修学校郭琪琅主任和施丽聪教研员的点评,对 “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如何进行有效整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理解.现将半学期来,我在三年级语文教学中的点滴体会梳理如下:

一、 布置预习提前阅读——提前了解文本

三年级的学生要学会预习了,在预习中我要求学生先把课文读读两遍,再画出本课的生字词,及查一查这些词的意思;要求学生划出自然段,并自己画一画自己认为重要的关键词,试着把自己理解到的感受到的词整理成板书。这一环节就是要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文本先熟悉,在上课时才知道需要去找哪一方面的资料,才能在需要时及时地把课前查找的资料提供出来。

二、 利用课前资料----资料搜集与整理

这半学期来,我让学生查找的资料都是结合课文的教学而布置下去的,如在教学《金色的草地》时,让他们查找蒲公英的知识;在教学《喜爱音乐的白鲸》时,让他们查找鲸的资料;在教学《国徽》时,我让学生查找国徽的资料;在教学《回自己的祖国去》时让学生查找华罗庚的资料,在教学《葡萄沟》时,我让学生查找“葡萄”的资料,在教学《儿童和平条约》时,让他们查找“儿童和平条约”的具体内容,在教学《翠鸟》时,我让学生查找“翠鸟”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上相机安排环节让学生对这些资料进行汇报,刚开始发现很多学生的资料都是根据《英才教程》上提供的资料来谈,于是我告诉他们还可以用“电脑上找、书上找、问别人”的方式来得到资料,同时在得到资料后要把资料读两遍或三遍,然后画出最重要的资料进行汇报。在“七校联动”的研讨会上,施丽聪老师有建议可以让学生不把资料带进学校,而是把资料都记住在脑海里直接汇报自己课前资料所得,在下半学期时,会试着让学生直接汇报。

三、品读课文之美----写作方法和文章布局

本学期的课文处理方式,主要是根据课文的体裁或是布局,整体感知整篇课文,把关键的句段重点学习,让学生自己来发现课文的写作特色,包括写作方法和文章布局。在学习〈爱什么颜色〉后,我根据这首诗歌的结构找了类似的三篇文章让学生读,学生因为课堂上发现的诗歌特点,再加上我所提供的课外阅读篇目,学生自己仿写诗歌时难度就降低了很多。在学习〈小镇的早晨〉时,我让学生在观看电脑课件后,学生很快找到每一段的重点句,然后我让学生从课外书中找出类似的文章,因为我班学生每人手中都有两本或两本以上的课外书,而“小镇的早晨”这篇课文结构又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所以从课外书找类似结构时,学生很快就能找到类似的文章。这样通过课内外结合,学生对于课内学到的写作方法和文章布局等都能运用到课外阅读中来。

四、课后阅读推荐----同一作者作品或是同主题作品

“课内得法,课外受益”,课内注重方法的引导,而课外注重阅读书籍数量的增加。这样就特别需要老师在课内要对课文进行细细品读,特别是阅读方法要指导到位,如指导学生学会摘抄优美词句,每天让学生把优美词句摘录到优美词句本里;要指导学生学会作批注,在自己懂得的地方写下简单的词或句,在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问题。特别是读完后能说出自己总的学到了什么,从而正确把握主题。在课内把相关方法都教给学生后,还要注意提醒学生从哪里去阅读,如在学习了〈意大利的爱国少年〉后,我推荐学生去读〈爱的教育〉这本书,因为这篇课文是意大利的一名四年级的小学生写的〈爱的教育〉里其中一篇文章,一提醒学生去读可以让学生了解四年级的学生当时有多么地了不起,竟然能写一本书了。二是要让学生去了解同一作者的作品。而对于同一主题作品的介绍,主要是图书橱里有一本配套的课外阅读书籍,每次我都让学生轮流去读相关的书。但也遇到了课后阅读的推荐,如果老师说得出书名,学生也不一定能找得到,所以想让课外阅读成为扎实完成的项目,教师只好利用课堂时间,通过电脑的播放让学生集体感受课外篇目的美。

半个学期的课题实施,根据课题研究的路子往前走,发现“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美,同时也发现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困惑,特别是课外书籍的来源等,希望自己下学期能根据晋江教师进修学校郭主任提出的“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要如何做到有序、有度、有效”的建议进行“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最佳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