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诗桃花源记】追和①陶渊明诗引文言文阅读答案

时间:2021-09-29 00:00:00 自我鉴定
二、文言文阅读答案(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追和①陶渊明诗引

苏辙

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度海;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薯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是亦皆罢去。独犹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

是时,辙亦迁海康,书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吾。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一百有九,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其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平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嗟乎!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处进退,犹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有以处之矣。孔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孟子曰“曾子、子思同道。”区区之迹,盖未足以论士也。

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子瞻尝称辙诗有古人之风,自以为不若也。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诗比李太白、杜子美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而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

丁丑十二月海康城南东斋引。

注释:①依照别人诗词的格律或内容作诗。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日啖薯芋啖:吃

B.辙亦迁海康迁:贬官

C.此所以深服渊明所以:……的原因

D.自量为己必贻俗患贻:赠送

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②披草而坐

B.①自以为不若也②輮以为轮

C.①先君命辙师焉②则耻师焉

D.①以遗后之君子②举匏尊以相属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轼垂暮之年,远谪天涯,生活非常艰难,其他读书写作活动大都终止了,唯喜欢写诗,尤其喜欢读陶渊明的诗歌,追和陶诗。

B.文中对陶渊明其诗其人的评价全用苏轼信的原文表现,引文占全文的三分之一,这样更贴近苏轼的本意,也含蓄地表达了苏辙对陶诗不做评论的态度。

C.文章第一段虽不是直接论苏轼和陶诗,却谈了苏轼和陶诗的写作背景,暗示苏轼和陶诗与他当时的处境和心境有关。

D.本文是苏辙应苏轼要求为其和陶诗写的序言,文章充分肯定了苏诗的成就,对苏轼追和陶诗的心机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并相信后人自有公论。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追和陶渊明诗引》)(3分)

(2)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始得西山宴游记》)(3分)

(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3分)

(4)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3分)

答案

5、D贻:遗留

6、D(A转折顺承;B认为把……做成;C兼词”于之”语气词;D介词,)

7、B“含蓄地表达了苏辙对陶诗不作评论的态度”的说法没有依据。

8、(1)然而我对于陶渊明,难道只是喜欢他的诗吗?(3分,岂……哉、独、语意通顺)

(2)自从我成为罪人,居住在这个州,常常忧惧不安。(3分,僇人、恒、语意通顺)

(3)任凭小船到它(可以)到达的地方,越过浩荡渺远的江面。(3分,之所如、定后、语意通顺)

(4)本是一代枭雄啊!但现在(又)在哪里呢?(3分,判断句、宾前句、语意通顺)

附文言文翻译:

东坡先生贬官到海南,把家安置在罗浮山下,只和小儿子苏过挑着担子过海;修葺了茅屋居住,每天吃红薯芋头,但是华丽的房屋贵重的食物从不想。平生没有其他嗜好,把图书历史当作花园,文章作为演奏的音乐,到现在也都废弃了。尤其喜欢写诗,精深奥妙,丝毫看不到老人衰老疲惫的气象。

当时,苏辙也被迁到海康,写信告诉他说:“古代的诗人有模仿古代的诗作,却没有和古人诗的作品。追和古人的诗从我开始。我作为诗人也没有其他爱好,只喜欢陶渊明的诗。陶渊明作的诗不多,但是他的诗看起朴实其实很华丽,看起简陋其实很丰满。曹植、刘昆、鲍照、谢灵运、李白、杜甫等人都比不上。我前后和他的诗共有一百零九首,其中我得意的诗篇,自认为不比陶渊明差。现在打算收集一起记录下,留给后代的君子。让他们明白我的志趣。但是我对于陶渊明,难道只是喜欢他的诗吗?比如他的为人,我有很有感触。陶渊明临终时,写信告诉儿子陶俨等人:‘我从小就穷苦,每当家里穷困,就东西奔波。性格刚直才能有限,和世人多不相容,自认为一定为让世俗痛恨,告别人世,让年幼的你们忍受饥寒。’陶渊明的这些话,应该是实情了。我也有着各毛病却不知道,平生出任官职,触犯了不少人,这一点很是比不上陶渊明,打算用晚年模仿他的万分之一。”

啊!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身官府学乡里小人,而苏轼出任官职三十多年,被狱吏羞辱,最终不被宽恕,深陷大难,经打算晚年隐居效仿陶渊明,谁肯信呢?就算如此,苏轼的官宦浮沉生涯还能考证,后代的君子一定有类似的。孔子说“阐述而不创作,笃信而喜爱古代文化,私下里与老彭(商朝的贤大夫)相比。”孟子说“曾子、子思的思想相同。”我的小小成就,不足以议论读书人。

苏辙年少没有拜师,苏轼成年后并学成出师,父亲就让苏辙向苏轼学习。苏轼常常称赞苏辙的诗有古人之风,自认为自己不如苏辙。但是自从居住在东坡,学问也与日俱增,充沛的好像大河奔。他的诗比李太白、杜子美有余,于是就和陶渊明相比。苏辙于是奋力跟随,但是常常不如苏轼。苏轼和陶渊明的诗,苏辙有跟着和的,也有一二首。

阅读答案:

暮雨乡愁阅读答案孟尝君名文,姓田氏。文之父曰靖郭君田婴。田婴者,齐威王少子而齐宣王庶弟阅读答案从道不从君阅读答案雕刻家刘开渠阅读答案与吴质书文言文阅读答案唐代诗歌意境美的营造阅读答案牡丹花水阅读答案陶澍,字云汀,湖南安化人。嘉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阅读答案富民为本——儒家民生思想阅读答案荒漠中的苇阅读答案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文言文阅读答案古代的“城管”阅读答案哲学与人生现代文阅读答案活着现代文阅读答案与尹师鲁第一书文言文阅读答案远去的蝉鸣阅读答案多样化是一种视野现代文阅读答案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文言文阅读答案冬青阅读答案飞了几千年,终于到“月宫”阅读答案布鞋,渐行渐远的温情之舟阅读答案节选自《宋史》卷三百四十一·列传第一百孙固字和父,郑州管城人。阅读答案让汉字再简化阅读答案两株玉兰树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曹马能收人心文言文阅读答案羞涩是灵魂的镜子文学类阅读答案人与生物圈计划论述类文本阅读答案夜航船序文言文阅读答案青花瓷瓶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国学的焦灼论述类文本阅读答案文木先生传文言文阅读答案耄耋之年的黄永玉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答案常惠,太原人也。少时家贫,自奋应募,随栘中监苏武使匈奴文言文阅读答案译书与中国近代化论述类文本阅读答案桥在水上文学类阅读答案记王忠肃公翱三事阅读答案平面的生活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越州赵公救灾记文言文阅读答案微时代的阅读阅读答案治国犹栽树阅读答案爱无隙阅读答案宁静是有“地力”的土壤阅读答案两张收据阅读答案鱼我所欲也(节选)王荆公病喘比较阅读答案在痛苦的深处微笑阅读答案童年的馒头阅读答案最后的尝试阅读答案对面的灯光阅读答案邻居阿麻阅读答案

追和①陶渊明诗引文言文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