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通俗|通俗史学家蔡东藩实用类文本阅读答案

时间:2021-09-29 00:00:00 自我鉴定
实用类文本阅读答案(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通俗史学家蔡东藩

蔡东藩(1877—1945)的一生正处在中国近代历史发生巨变的时代,他经历了甲午战争到八年抗日等惊天动地的事件。

世事纷扰,山河破碎,不能不使其日益加深忧患意识,而不自觉地熔铸了他具有儒家学者三项标准的优秀品格。

他出身贫寒,如果降志辱身混迹官场,也许能博取富贵。但他看到官场各种蝇营狗苟的无耻恶习,决意避荣华,告病归里,重回“君子固穷”的旧日生活。《民国演义》问世后,因秉笔直书,触犯军阀,遂遭武夫恐吓,弹头威胁,有人亦劝其曲笔,“隐恶扬善”,但他决不为动,宁愿搁笔,决不曲笔。他不过一介书生,但能临危不惧,铁骨铮铮。蔡东藩的种种立身行事,使之称得起是一位善于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真正儒者。

蔡东藩最享盛名而传之久远的,是《历朝通俗演义》。他能以极大的毅力完成这套通俗历史著述,有一定的思想基础。他身经国运艰危,目击风雨飘摇,不可避免地会像同时代有些知识分子那样,受到“救国图存”时代潮流的冲击。当时,“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富国强兵”等课题,流传于社会。蔡东藩要用自己的文史知识和秃笔凹砚写出两千多年中国历史的兴衰治乱,用以警觉民众,振奋精神,以实现其“演义救国”的素志。辛亥革命爆发,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但迎来的却是北洋军阀集团的统治和袁世凯的帝制自为。《清史演义》着手于民国四年秋,正是袁世凯等办帝制甚嚣尘上的时候,而成书的次年秋,又是袁世凯自毙之时。这不是巧合,而是作者有意识的行为。撰者把《清史演义》的写作提到第一位,对“洪宪帝制”作历史鞭挞。民国十年正是“直皖战争”给民众带来兵祸之际,蔡东藩更运其如椽之笔,历数民国以来的动乱不宁,明确表达正直的史德:“谨据民国纪元以来之事实……借说部之体裁,写当代之状况。语皆有本,不敢虚诬。”司马迁“善善恶恶,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法是后世正史的典范。蔡东藩所著虽是通俗演义,对家国天下的忧患意识亦使他直追司马遗风,颇有良史风骨,于此可见,亦无怪乎军阀武夫为之惧,而出以威胁之劣行!

蔡东藩在历史编纂法方面,也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著作虽以“演义”为名,并不相沿所谓“演义体”。他不满意《三国演义》之类的演义书,说:“若罗氏所著作之《三国志演义》则脍炙人口……价值益增。然与陈寿《三国志》相勘证,则粉饰者十居五六。……罗氏第巧为烘染,悦人耳目,而不知以伪乱真,愈传愈讹,其误人亦不少也。”蔡氏著“新演义”,文笔力求通俗,叙事端在真实,于通俗历史别开新途。蔡氏著书博览群书,广搜史料,间入稗史遗闻,不过修饰文字,敷衍情节,要不得脱离历史正轨。很适于普及历史知识,供社会教化之助。对“新演义”体固不得以小道视之,而当誉之通俗史类,并堂皇列位于史部之一目。后之以历史为题材而着笔为历史小说者,何不取法乎此?等而下之,其戏说历史,亵渎历史者流,亦当自愧于先贤!

蔡东藩以十年寒窗之功,囊括两千余年史事,成《历朝通俗演义》11部600余万字,其有功史学自不待言!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蔡东藩一生正处在中国近代历史发生巨变的时代,他经历丰富,对一些惊天动地的事件目见耳闻,否则《历朝通俗演义》无法具有真实性。

B.由于蔡东藩在写《民国演义》时坚持其正直的史德秉笔直书,“写当代之状况”“语皆有本”,使“军阀武夫为之惧”,而遭到军阀的恐吓。

C.蔡东藩的“新演义”体与传统的《三国演义》等“演义体”历史小说不同,他完全采自正史,力求通俗,不修饰文字。

D.蔡东藩认为罗贯中的《三国志演义》“巧为烘染,悦人耳目,而不知以伪乱真,愈传愈讹,其误人亦不少也”,不适合“供社会教化之助”。

E.作者认为《历朝通俗演义》应列入史学著作之中,作为历史小说的范例,应该被效法,而那些戏说历史、亵渎历史的人相比之下应当感到惭愧。

(2)作者认为蔡东藩“具有儒家学者三项标准的优秀品格”,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这些品质。(6分)

答:(3)蔡东藩在历史编纂法方面作出了哪些重要贡献?请结合材料分条陈述。(6分)

答:

(4)蔡东藩以十年寒窗之功,囊括两千余年史事,成《历朝通俗演义》11部600余万字,你认为影响他写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案

12.(1)EB(答E给3分,答B给2分,答A给1分。答C、D不给分。解析:A项“增加了《历朝通俗演义》的真实性”,说法有欠妥当,《历朝通俗演义》涉及不同朝代,其真实性来自于史书,并非是作者的目见耳闻。C项“完全采自正史,力求通俗,不修饰文字”的说法不当,原文有“间入稗史遗闻,不过修饰文字”。D项“不适合‘供社会教化之助’”的说法欠妥,在原文中蔡东藩批评罗贯中的话主要是就《三国演义》一书的历史的真实性来说的,没有说它不适合“供社会教化之助”。)

(2)①淡泊名利。虽贫寒却不为博取富贵而降志辱身混迹官场。

②不畏权贵。虽为一介书生,但能临危不惧,铁骨铮铮。

③秉笔直书。对家国天下的忧患意识铸就了秉笔直书的史家风骨。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3)①开辟了通俗历史文笔力求通俗,叙事追求真实的新道路;

②不脱离历史正轨,间入稗史遗闻,增强了作品的趣味性,很适于普及历史知识,供社会教化之助;

③为后来以历史为题材而着笔的历史小说者提供了法式。(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4)一是受到“救亡图存”的时代精神的影响。①当时各类救国课题流传于社会,蔡东藩受其影响而走“演义救国”之路;②他深明亡史亡国的教训,而要用自己的笔写出两千多年中国历史的兴衰治乱,用以警觉民众,振奋精神。

阅读答案:

怪人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选自《旧唐书?刘德威传》文言文阅读答案刘德威,徐州彭城人也摘编自《指尖的文化:算盘的历史》现代文阅读答案只取千灯一盏灯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答案选自《晋书·羊祜传》文言文阅读答案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杜甫在夔州实用类文本阅读答案冰湖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选自《旧唐书·裴耀卿传》文言文阅读答案裴耀卿,赠户部尚书守真子也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现代文阅读答案静夜听风现代文阅读答案选自《资治通鉴·后梁记》文言文阅读答案延徽,幽州人,有智略,颇知属文将开放透明进行到底实用类文本阅读答案华教与中国传统信仰阅读答案选自《旧唐书》文言文阅读答案元载,凤翔岐山人也,家本寒微父亲的家国阅读答案李公麟,字伯时,舒州人。第进士,历南康文言文阅读答案距离控制在余华小说里表现为不动声色的冷漠叙述阅读答案羊皮筏子划过的岁月阅读答案现在书该怎么读?阅读答案《后汉书》卷三十一文言文阅读答案孔奋字君鱼,扶风茂陵人也审丑现代文阅读答案杜伏威,齐州章丘人也。少落拓,不治产业,家贫无以自给文言文阅读答案公主与美洲狮阅读答案一位外国人善意地问我:“鲁迅真可以称为文学家吗阅读答案刀疤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选自《宋史》文言文阅读答案张栻字敬夫,丞相浚子也。以荫补官老子思想中的理政思想现代文阅读答案飞鸟与风筝文学类阅读答案3D打印论述类、实用类阅读答案西门豹治邺文言文阅读答案桃花源里的陶渊明实用类文本阅读答案死鸟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选自《明史》文言文阅读答案黄福,字如锡,昌邑人。洪武中流行歌曲会成为一代之文学吗?不妨回到具体的学术语境现代文阅读答案摘编自王泽民《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骨髓》阅读答案作为一种方法论,中庸之道已经深深渗透到大时代的写家——人民艺术家老舍实用类文本阅读答案雪夜阅读答案选自《三国志·典韦传》文言文阅读答案典韦,陈留己吾人也。形貌魁梧摘编自《屈原形象的历史诠释及其演变》现代文阅读答案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占据学术主流的是铁阅读答案武松兄弟为何一高一矮阅读答案孔子名丘,字仲尼。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文言文阅读答案神木阅读答案摘自陈鹏举《诗与歌词》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阅读答案不染阅读答案留侯论文言文阅读答案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阅读答案温暖的村庄阅读答案选自《明史?卷二百八十一》文言文阅读答案陈幼学,字志行,无锡人。万历十七年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