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经验交流发言稿_经验交流;提高学生语文背诵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时间:2021-09-29 00:00:00 工作报告

经验交流;提高学生语文背诵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学习语文是一个循序渐进和不断积累的过程, 背诵是积累语言材料的最有效途径。不背不记是学不好语文的,这是古今中外一致公认的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表达能力差,说话颠三倒四,语句不通顺,或使用不规范的语言,其原因在于学生语言积累少,忽略了背诵。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必须重新认识“背诵”这一传统的学习经验。要加强课堂上的背诵训练,根据记忆规律,讲究记忆方法,对学生进行背诵指导。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对一些学生而言,背诵是枯燥无味的。教师的责任,就是要调动学生背诵的兴趣。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就能激起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动力。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自然段时,我先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边听边体会课文所描写的情境,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提高识记效果。当学生深入理解了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后,我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把这个自然段范背一遍。绘声绘色的诵读,感染了学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背诵兴趣,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边读边划出关键词,让学生背诵时真正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挖掘潜力,引导学生根据记忆规律背诵。教师要指导学生理清课文线索,明确记忆材料的内在逻辑。通过朗读,学生不难发现《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是按照一年四季的景色变化来写的,课文用了四个自然段分别叙述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景色特点,学生按这样的结构线索进行识记,速度就能加快,效果会更好。同时,要引导学生寻找和建立记忆的“支撑点”。心理学研究表明:识记和保持就是在大脑皮层上形成暂时神经联系,联系一经形成,便会在头脑中留下痕迹。这种联系一旦中断,只要重新刺激暂时神经联系,便又会活动起来。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背诵一段内容时,如果记不住,只要提示一两个字,就能继续往下背,就是这个原理。所以,我们在指导背诵时,可以利用精辟的板书或课文关键词语来帮助学生背诵课文。这些少量的、但包含丰富内容的词句,识记时可以依靠它们来连接课文内容,背诵时可以借助它们使旧有的联系复活。如指导《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自然段背诵时,可借助板书,帮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行背诵。这些重点词语建立起记忆的“支撑点”,形成文章的纲要和脉络,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逐步充实细节,就能较快地背诵全段。单纯重复的识记方法,显然不如结合重现的识记方法,在背诵过程中结合尝试重现,学生能及时发现还没记住的弱点部分,在以后的学习时,会对它们更加注意,从而提高背诵的正确率。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我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全班加以校正。把容易错的地方,通过纠正的方式提醒学生注意,达到深化语言文字印象之目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背诵全段就水到渠成了。背诵了第二自然段后,我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回顾背诵过程,帮他们反思刚才是怎么背诵的,从而归纳出背诵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语来背诵。这样,学生在背诵类似文字时就能做到触类旁通。

总之,要根据记忆的规律指导背诵,并在背诵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语感、情感、美感的训练和熏陶,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背诵不是死记硬背的苦差事,而是阅读过程中的一种美的欣赏,更是一种乐趣,从而自觉地背诵。这样日积月累,就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