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在哪|在淮河防总2006年工作会议上的书面讲话

时间:2021-09-29 00:00:00 演讲稿

同志们:

今天召开的2006年淮河防总工作会议,是分析今年淮河流域防汛形势,明确工作任务,部署各项工作的重要会议。爱思范文25http://fanwen.is97.com受汪恕诚部长委托,我代表国家防总、水利部,就今年淮河流域的防汛工作讲两点意见。

一、对淮河流域的防汛形势要始终保持清醒认识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实现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阶段,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治淮任务的关键时期。做好淮河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对保障流域内各省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淮河流域经过几十年的系统治理,防洪工程和非工程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治淮骨干工程建设全面推进,临淮岗、入江、入海水道等一批治淮重点工程进展顺利,防洪减灾能力和手段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由于淮河流域人口密度大,人与水争地问题突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不高,加上淮河流域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复杂,水污染严重,淮河流域防汛抗旱工作将是一项艰巨而又十分复杂的任务。

第一,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决定了淮河防汛工作的复杂性。淮河流域三面环山,地理条件特殊,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天气系统成因复杂,冷暖气流常常在此交汇,极易产生暴雨洪水,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使得淮河发生洪水的机率高,同时也决定了淮河防汛工作的复杂性。由于目前淮河的降雨和洪水预报水平还难以满足防汛抗旱工作的要求,控制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十分有限,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对此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和高度警惕,要全面做好应对各种复杂条件下的洪、旱灾害的准备,任何时候都不能存有侥幸心理。

第二,尚未完善的防洪工程体系决定了淮河流域防洪任务的艰巨性。经过50多年的治理,淮河流域水库、堤防、行蓄洪区及分洪河道等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防汛信息采集、计算机网络、通信、洪水预报等非工程设施建设也有了很大进展。但是,由于淮北大堤加固工程、涡河、洪汝河近期治理工程、新沂河海口枢纽扩建等工程仍在建设中,治淮19项骨干工程还没完成,淮河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并没有完全建成,流域总体防洪标准仍然不高,要实现今年的确保防汛安全的目标,淮河防总及流域各省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第三,蓄洪区的启用标准低决定了淮河防洪调度的特殊性。淮河流域的28个行蓄洪区,是淮河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行蓄洪区的启用标准约为3~15年一遇,从历年的统计结果看,淮河行蓄洪区运用的频率和次数都远远超过其它流域。目前,淮河行蓄洪区普遍存在人口密集、安全设施不足等问题,许多行蓄洪区要靠临时爆破或扒口分洪。蓄滞洪区的运用涉及区内人员安全转移、安置、补偿等大量社会工作,不仅工作难度大、要求高,而且政策性强,确保行蓄洪区的安全启用始终是淮河防洪调度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焦点,也决定了淮河防洪工作的特殊性。因此做好蓄滞洪区运用的各项准备是淮河流域防汛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四,当前暴露的“两小”安全问题决定了尽快提高全社会防灾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经过多年来的建设,我国大江大河干流、大型水库及重点城市的防洪能力有了较大提高。相比较而言,中小河流和中小型水库(“两小”)暴露出的防洪安全问题十分突出。近几年的灾情分析表明,有70% 的中小河流经常发生洪水灾害,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等占全国洪涝灾害总损失比例的80%以上。淮河流域有5700座中小型水库,其中病险水库约占40%,淮河支流等一些中小河流的防洪标准大多只有5~20年一遇,还有部分河流至今仍处于不设防状态。由于“两小”工程分布广、数量多、防洪标准低,防洪工程质量差、隐患多,且大多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不可能短期内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一旦发生局部暴雨洪水,极易引发堤坝溃决事件,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由于这类灾害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地域上存在不确定性,防御难度和对社会的影响也大,因此“两小”的防洪安全问题已成为当前防汛工作的薄弱环节。对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爱思范文http://fanwen.is9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