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餐桌礼仪 的策略_浅谈家庭引导、学校教育、社会实践三结合的教育模式

时间:2021-09-29 00:00:00 工作报告

浅谈家庭引导、学校教育、社会实践三结合的教育模式

来源:作者:纪娜

在人们的头脑中,学校是教育学生的主要阵地,人们往往更多地将目光集中到学校上,将学校的作用神圣化、全面化,因此学校承受了沉重的压力,同时,也使得教育陷入了一种僵化、单一的境地。然而,要建立健全的教育体系,就不能忽视了家庭和社会的作用和力量,应该努力形成一种家庭引导、学校教育、社会实践三结合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正如用木桶装水一样,只有木桶的每一块木板都达到相同的高度,才能使学生获得一桶清澈甘甜的品德之水,人生之水。因此,学校的德育管理应该从校内向校外延伸拓展,学校、家庭、社会都应从自己的特点出发,对学生发挥各自不同的教育功能,同时,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应该紧密结合,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协调一致。

一、家庭引导——教育的摇篮

目前,学校教育存在着一种现象,即无视家庭对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的影响,撇开、绕过家庭单独对学生进行教育,这很不利于思想道德教育的真正落实。家庭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细胞,有了家庭,便出现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孩子接受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孩子接受社会教育的媒介。良好的家教为孩子的身心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不良的家教则使孩子心灵扭曲,性格畸形,给学校教育造成困难。在教育过程中经常产生矛盾,影响了教育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割裂了教育体系中各方面之间的关系。以下作具体说明。

(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观念上背道而驰。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父母的人生态度、道德观念对孩子的影响是可以渗透到血液里的。在现实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形,老师教育学生学习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家长却告诉孩子学习是为了过荣华富贵、随心所欲的生活。老师教育学生要大公无私,乐于助人;家长却告诫孩子在别人面前不能吃亏。老师教育学生要尊敬师长;家长却因为些许的不满而大闹学校……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这些现象的产生都在于家庭和学校教育观念上的不统一。部分家长教育素质低,观念陈旧,对孩子进行错误教育。孩子要当劳动委员,父母不支持:劳动好顶屁用,你想一辈子劳动呵,没出息;在教育孩子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方面,父母也把来自生活的焦虑和对现实的不满传递给了孩子:学习不好,一辈子都不会有出息。你看看张三,每天出大力,吃的啥?穿的啥?你再看看人家李四,当个官多自在,要啥有啥。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出人头地,才能当官赚大钱。这种出于爱心的错误教育,使孩子失去了许多优秀的品质和善良的本性,造就了孩子的平庸自私,唯利是图。因此,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面对人生,作一名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必须首先改变家长的思想观念,完善家庭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引导作用。

(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方法上大相径庭。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往往注意采用适度和多样的教育方法,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点,因材施教。而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却仅仅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学生进行教育,而且容易忽视学生的心理状况,不能客观地观察和审视自己的孩子。这与语文课本中学过的一篇文章《种树郭橐驼传》中所说的错误的种树经验有异曲同工之妙,家长对孩子往往不是置之不理,便是“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不是过度溺爱,便是拳脚相加。

一些家长对孩子太过溺爱,照顾的太多,满足的太多,把孩子培养教育成了一个“小皇帝”,以自我为中心、骄傲自大,盛气凌人、无法无天,只知道索取,不懂得奉献,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许多缺陷;一些家长,自身缺乏成就感,把愿望寄托到孩子身上,对孩子批评指责多,赏识鼓励少。特别是孩子学习困难,行为不良被老师找家长后,经常不问青红皂白,对孩子打骂相加。孩子因为老师“看不起”,家长“看不上”,而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或唯唯喏喏,自甘堕落,或对父母、老师怀有抵触、仇视心理;一些家长,为了挣钱东奔西走,只知道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需求,使孩子由于孤独无聊、缺乏监护而误入歧途。还有一些家长,要求孩子刻苦学习,自己却吃喝玩乐,不注意给孩子创造文明的家庭环境,不注意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与孩子之间有着亲密的骨肉关系。孩子在独立走上社会之前,由于经济上对家庭的依附,情感上对父母的依恋,思想上对父母的信赖,使孩子在父母面前无所保留,这使父母比任何老师更深切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家庭的正确引导是孩子教育的摇篮,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主动引导家长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和监护,提高家长“重视孩子思想道德教育、为孩子健康成长创造良好家庭环境”的意识。

二、学校教育——教育的阵地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战场,也是主渠道,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系统教育的神圣使命。在构建和谐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学校德育工作在不断总结和反思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思想政治工作得到了一定的加强,德育工作正向着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实效化的方向迈进。但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学校德育工作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1)德育工作未能做到学生心里。德育活动流于形式,不仅收效甚微,而且加重了学生对德育不以为然的敷衍心理,甚至导致学生认为:进行德育就是在搞形式,这与学校的教育目标背道而驰;有的学校和教师把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单纯的看作是大段的说教,而不注意采用灵活的方式启迪和感染学生。只重制度不重思想的现象并不少见,而另一方面,科任教师只管教学,很少主动地通过课堂主渠道对学生渗透思想道德教育;(2)“德育首位”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在市场经济状态下,质量是学校的生命。而在许多人看来,“学校质量”就是“考学成绩”。社会评价学校,学校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学生,都是以升学率、教学成绩和学习成绩为标尺,分数成了学校的天,而德育工作却成了难以量化的、无关紧要的陪衬物。由于德育工作缺乏评价体系的支撑而丧失驱动力,学校和教师并没有真正的从思想上、从实际行动上重视德育工作,德育工作依然处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无奈境地。(3)教师职业道德滑坡对学生思想道德产生负面影响。教师原本在学生心目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个别教师的价值观、道德观也发生了变化。有的教师随意发表对社会主义不满的言论,对共产党妄加菲薄,动摇了青少年对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有的教师奉献精神萎缩,名利之心膨胀,丢失了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胸怀和品格。工作中,他们不能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当官的、有钱的家长一副面孔,对平民百姓家长又是一副面孔;对学习好的学生一种态度,对学生差的学生又是一种态度。还有的教师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在家长和学生身上千方百计的谋取私利,使教师的社会形象受到损坏。教师的趋势趋利、言行不一不仅动摇了学生的道德信念,而且使学生对思想道德教育产生抵触和逆反心理。

正人必先正己,只有净化了校园内部的种种弊病,从教育者的角度对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投以最清楚的认识和关注,不断完善学校教育体系的形成,发挥学校教育应有的威力和作用,成为家庭引导和社会帮助的重要纽带,才能进一步完善学校在建构和谐教育体系中的堡垒作用。有了这块坚固的阵地,就没有攻不下的山头儿。

三、社会实践——教育的沃土

现实是最有力的教育,青少年的思想观念是社会现实影响的产物。丑恶的社会现象,腐蚀着青少年的心灵,严峻的社会现实,割裂着青少年正在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的教育功能明显弱化,各行各业都在不同程度上丢弃了对社会道德文明的辐射传播功能。能够转化为生产力的自然科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指导社会文明进步的哲学和社会科学却倍受冷落,缺少冷静客观的判断能力的青少年往往在钢筋水泥中迷失,他们只看到社会现实是怎样的,而不知道社会应该是怎样的;一些社会传媒,特别是一些泛滥的商业性书刊、录像、网络,不但没有担负起净化心灵的社会责任,没有旗帜鲜明地去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推崇社会道德,反而是受利益驱动去传播了一些“垃圾文化”,其中,物质美色诱惑的成分太强,思想道德教育的成分太弱,不良思想对学生的人生观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场所建设方面,能吸引青少年光顾的博物馆、图书馆、少年宫、健康娱乐中心等少之又少,而一些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网吧、歌舞厅却比比皆是。这一热一冷,一强一弱,一多一少,正是邓小平同志说的“改革开放的最大失误”。但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一个事实:现在的青少年终有一天会走入社会,成为社会中的一员,而他们的思想品德和行为准则将直接影响着社会的未来。如果社会不能给学生提供一块纯净而肥沃的土地,那么教育将陷入停滞的局面,社会的发展将走入恶性循环。因此,为了响应“构建和谐社会”的号召,推进社会的不断发展,应该从现在做起,为学生的成长拨开阴霾,重现彩虹。

社会是推行学校教育的一片沃土,学校应充分利用这一有效空间,充分发挥其空间广阔、实践性强的特点。比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这主要是指那些以学生为主体参与,能培养学生优良品质,能引发学生道德思考,能增进学生情感体验的社会实践活动。许多“认知与行为”,都需要在实践中加以培养,加以强化。比如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它的确是当代青少年急需补充的营养,但是,仅靠空洞的说教是灌不进去的,即便是灌进去了,也不能很好的吸收。“热爱劳动”,只有在劳动快乐的过程中、劳动光荣的感受中加以培养;“明礼诚信”、“团结友爱”也只有在待人接物的实践中体验到荣誉、尊敬和爱,才能形成一种品质。因此,学校要多组织一些“没有形式主义色彩”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或艰苦、或快乐、或感动的活动中培养品质,养成道德,体验真理。

总之,只有使社会这片土地真正肥沃起来,也只有让学生在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才能培育出无数品种各异、五彩缤纷的花朵。

由此可见,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有机结合是构建完整和谐的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方面都应克服自身的弱点,紧密结合,互相渗透。这样的话,和谐的教育体系便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