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梦想教育|教育是需要梦想的

时间:2021-09-29 00:00:00 工作报告

教育是需要梦想的

水的灵动与山的沉稳是我对教育的“双向”追求

碧水青山,山情水韵,方成如画风景,至臻完美境界。同样的道理,在我们的教育中,对立物的统一,多元格局的相辅相成,才有教育的和谐与发展,才能达到办学的理想境界。

水的灵动与山的沉稳,这是我对教育的“双向”追求,我们的教育既应该是“外向性”的,也应该是“内向性”的。这种“双向”的追求,能使我们的教育具备这个全球化时代最可贵的世界气度和眼光。这是一个被现代化、国际化进程裹挟飞速向前的时代,教育要紧跟趋势,为社会提供栋梁,实现每个人的最优发展,就要打开四面八方的窗户,用外向的眼光审度学校教育的宏观框架与细微深处。我们要培养“合格的国际公民”,他们应该具有国际化、开放式的意识和胸怀,应该掌握世界最先进的知识结构,应该是未来全球化舞台上有力的竞争者。因此在苏州外国语学校的理念和文化中,不再只有一个中国,而应该是一幅壮观的“世界图像”,让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丰富多彩的异域文化,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走上世界舞台去学习和历练。合格的国际公民需要有深厚的华夏文化底蕴,培养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国际公民”,是我们追求的“内向性”升华。深扎民族之根,永驻民族之魂,综合素质高,有社会责任感,有创新能力,有探究能力,将来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国文化,传播华夏精神。

学校要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四海通达的“世界文化场。”苏州外国语学校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夏令营、冬令营活动等平台,让学生感受多元文化的精彩;不断探索课程创新,海外班、英特班、艺术班、IGCSE班、CIE班课程,陆续完善,德、西、法、日小语种班级课程效果显著,为不同孩子的个性发展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增加国际交流合作项目,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和国外学生一起学习,生活……大气的教育才能成就“大器”,“外向”的视野才能成就有活力的学校,培养出一群敢于创新的学生。

民族文化是教育的根基和源头活水,学校需要从历史的传承中寻求培养人才的丰富营养。“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传统的文学、儒家思想、园林、京剧、昆曲、豫剧、刺绣等都应该让他们走进学校,走进课堂。我们因此开辟出书法教室、陶艺教室、围棋教室、碑刻教室……我们把兴趣小组活动场所加进了地方特色,并组织学生活动向校外拓展。当学生能够生动地解读名园楹联的时候,能够唱出评弹独特的韵味的时候,能够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的时候,教育才变得分外生动和富有活力。

教育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领域,它可以跨越地域,超越时代,突破课堂、学校,而融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现实与理想的文化于一体,建构起跨越时空的教育视野。这种大文化视野是学校发展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也是山水交融般大气教育的落脚点。教育必须挣脱闭锁,跨越边界,以山高水长般的勇气,实现现代学校教育的文化重构;教育必须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在坚守中不断超越;必须抓住契机,站在历史新起点上,兼收并蓄,融合共生,依靠一个气象宏大、风范高标的教育家群体,去创造适应时代需要的大教育。

教育是需要梦想的,教育者就像一个张扬激情的画者,举手泼墨间充满魔力与活力,壮丽的山水画便能跃然纸上。我们需要具备一份超乎寻常的执着,即使在浊水横流中也不受干扰,保持灵魂的洁净,坚守住一方良知,始终将学生的生命成长作为最高价值。我们的每一天,都要与创新和追求完美相伴。因为没有前瞻性和勇于开拓的学校教育,便只是一架没有思想的机器。教育不是机器,是人用来雕塑完美灵魂的艺术。我们培养学生,不能只追求眼前利益和成绩,而要为他们的终身发展负责。前瞻、创新、对完美的追求,应该是学校发展中永恒不变的主题,在变革中求生存、求发展,在不断挑战自我中铸就一座座新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