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的甲公司未经]关于某县迁移式扶贫工作的调查报告

时间:2021-09-29 00:00:00 工作报告

某县是国定贫困县,到二000年底仍有贫困人口9万余人。爱思范文23http://fanwen.is97.com这些人群大都居住在海拔千米以上的偏僻山区,交通不便,土地瘠薄,信息闭塞,生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稍遇自然灾害就不能得到温饱。从二00一年起,开始实施异地迁移扶贫。三年过去了,这项工程收效如何,有哪些经验教训和问题,带着这个问题笔者于二00四年五月下旬,到近几年来异地迁移扶贫的集中安置或相对集中安置点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一、全县异地迁移扶贫的基本做法

某县异地迁移扶贫是在多年的扶贫实践与探索的基础上,从本世纪初开始由平均分配扶持转变为着重对生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区域采取打歼灭战的战略,实施整体搬迁,集中或相对集中安置的办法扶持贫困户脱贫。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调查摸底,制定规划。出台了《某县异地扶贫开发工作实施办法》,确定了今后的扶贫以高寒边远区域整体搬迁,集中或相对集中安置为主要形式。做到搬迁有重点,年度有计划,长远有目标;其次在审查迁移扶贫对象时,推行由村级申请、乡镇审核、县级认定的层层把关方式;第三,在安置点确定后,由城建部门负责统一设计,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与民房住宅一并考虑;第四,坚持五个结合,即与实施新村建设相结合,与产业基地建设相结合,与国家退耕还林工程相结合,与改善生活条件,防治地方病相结合,与县境外安置相结合。三年来共搬迁安置贫困户3630户16285人,其中集中安置或相对集中安置787户3422人。规模较大的绕溪乡红庙村安置195户779人,蒿坪镇双星村安置127户581人。全县在集中安置或相对集中安置区域发展密植茶园800亩,兴桑5000亩,落实退耕还林13000亩。

二、异地迁移扶贫取得的成效

异地迁移扶贫工程的实施,使贫困农户的生存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思想境界明显提高,发展观念不断更新,农户收入较大幅度增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示范效益初步显露。

(一)经济效益

实施整体迁移后,由于同时实施退耕还林,迁移户剩余劳力增加,经政府有序组织劳力外出务工,农户收入明显增加。绕溪乡红庙村迁移户中有300余人外出务工,人均增收840元。有近六成农户添置了电视机,22户安装了程控电话。搬迁后的第二年195户中有99户增修了第二层住房。蒿坪镇双星村搬迁户中有百余人外出务工,人均年收入达6000元至15000元。127户搬迁户中,搬迁前仅有黑白电视机20台,现拥有彩电90台,洗衣机30台,程控电话115部,手机30部;迁移户搬迁后,居住相对集中,带动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一些搬迁户在安置点开办了商店,经营日杂百货,既方便了群众,也增加了家庭收入;实施整体搬迁后,县扶贫部门和乡镇政府注重了培养当地特色产业,成为了搬迁后经济持续增长的亮点。绕溪乡红庙村整体搬迁后,乡政府牵头引进外资300余万元在安置点附近开采铁矿,使迁移村民的剩余劳力能够就近务工和从事其它服务业以增加收入。同时还引导搬迁户种植黄柏、厚朴、枣皮等药材2000余亩,为持续发展和增收奠定了基础。

(二)社会效益

由于异地迁移扶贫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贫困户生存和生活条件,加快了山区贫困户脱贫致富步伐。过去,国家对这些地区的贫困人口都持续给予了扶持投资,但因为不能也不可能投入巨额资金来改变这些区域的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现状。往往是今年脱贫,明年返贫,长期摆脱不了贫困境地。异地迁移扶贫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户的生存和生活环境,为持续发展、稳定致富创造了基本条件,从而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

异地迁移扶贫拉动了城镇经济发展,加快了小集镇建设步伐。实施异地迁移扶贫后,在一些小集镇附近适宜接收迁移户的村组。经过当地政府的统一规划,统一安置,进一步拉大了小集镇建设骨架,为加快城镇化建设,促进商贸流通,无疑起到了催化作用。爱思范文http://fanwen.is9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