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泰黄子澄|“黄子澄,名湜,分宜人。洪武十八年,会试第一。由编”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时间:2021-09-29 00:00:00 自我鉴定
“黄子澄,名湜,分宜人。洪武十八年,会试第一。由编”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黄子澄,名湜,分宜人。洪武十八年,会试第一。由编修进修撰,伴读东宫,累迁太常寺卿。惠帝为皇太孙时,尝坐东角门谓子澄曰:“诸王拥重兵,多不法,奈何?”对曰:“诸王护卫兵,才足自守。倘有变,临以六师,其谁能支?汉七国非不强,卒底亡灭。大小强弱势不同,而顺逆之理异也。”太孙是其言。比即位,命子澄与齐泰同参国政。谓曰:“先生忆昔东角门之言乎?”子澄顿首曰:“不敢忘。”退而与泰谋,泰欲先图燕。子澄曰:“不然,周、齐、湘、代、岷诸王,在先帝时,尚多不法,削之有名。今欲问罪,宜先周。周王,燕之母弟,削周是剪燕手足也。”

会有言周王橚不法者,遂命李景隆帅兵袭执之,连湘、代诸府。于是废橚及岷王楩为庶人;幽代王桂于大同;囚齐王榑于京师。湘王柏自焚死。敕燕议周王罪。燕王上书申救,帝览之恻然,谓事宜且止。子澄与泰争之,出相语曰:“今势如此,安可不断?”明日又入言曰:“今所虑者独燕王耳,宜因其称病袭之。”帝犹豫曰;“朕即位未久,连黜诸王,若又削燕,何以自解于天下?”子澄对曰:“先人者制人,毋为人制。”帝曰:“燕王智勇,善用兵。虽病,恐猝难图。”遂止。乃命都督宋忠调缘边官军屯开平,选燕府护卫精壮隶忠麾下,召护卫胡骑指挥关童等入京,以弱燕。皆泰、子澄谋也。时燕王忧惧,以三子皆在京师,称病笃,乞三子归。竟遣还。未几,燕师起,泣誓将吏曰:“陷害诸王,非由天子意,乃奸臣齐泰、黄子澄所为也。”

及燕兵渐南,与齐泰同谪外。子澄微服由太湖至苏州,与知府姚善倡义勤王。善上言:“子澄才足捍难,不宜弃闲远以快敌人。”帝复召子澄,未至而京城陷。乃就嘉兴杨任谋举事,为人告,俱被执。子澄至,成祖亲诘之。抗辨不屈,磔死。族人无少长皆斩,姻党悉戍边。一子变姓名为田经,遇赦,家湖广咸宁。

(选自《明史·列传第二十九》有删节)

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伴读东宫,累迁太常寺卿迁:升职B.汉七国非不强,卒底亡灭卒:最终C.太孙是其言是:认为……正确D.族人无少长皆斩无:没有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惠帝为皇太孙时先人者制人,毋为人制B.临以六师,其谁能支何以自解于天下C.退而与泰谋未至而京城陷D.乃命都督宋忠调缘边官军屯开平乃奸臣齐泰、黄子澄所为也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具体表现王子澄“做事不轻易放弃”的一组是(3分)

①子澄顿首曰:“不敢忘。②囚齐王榑于京师

③子澄与泰争之④与知府姚善倡义勤王

⑤乃就嘉兴杨任谋举事⑥抗辨不屈,磔死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⑤⑥D.③④⑤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黄子澄和齐泰一起谋划削夺诸王兵权的事,齐泰提出先对付燕王,而王子澄认为应该先讨伐周王。B.惠帝命燕王议定周王的罪行,燕王上书求救,惠帝看了很悲伤,认为事情应暂且停止,对此王子澄和齐泰的意见彼此不一致。C.为了削弱燕王势力,子澄还与齐泰共同谋划了挑选燕府精壮的护卫归属于宋忠部下以及召集护卫和指挥入京等事宜。D.王子澄受车裂之刑而死,他的同族无论长幼都被斩了,只有一个儿子改姓名为田经,才得以幸免。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9分)

(1)明日又入言曰:“今所虑者独燕王耳,宜因其称病袭之(3分)

(2)以三子皆在京师,称病笃,乞三子归。(3分)

(3)子澄才足捍难,不宜弃闲远以快敌人。(3分)

答案:

D

B

D

B

(1)第二天又进言:“现在所顾虑的人只有燕王了,应该趁他称病的时候袭击他。”(“明日”、“因”各1分,句意1分)

(2)因为他的三个儿子都在京城,于是就称病情加重,乞求三个儿子回去。(“以”、“笃”各1分,句意1分)

(3)子澄的才干能够抵御灾难,不应该弃置他到无关紧要的偏远的地方不用而使敌人感到痛快。(“捍”、“快”各1分,句意1分)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无:无论、不管。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

点评: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题一般是三对一错,我们可以认定自己熟悉的、有把握的选项,把它排除掉;对没有把握、持怀疑态度的选项,则可或推断,或代入,根据上下文进行甄别。但是真正需要警惕的,反而是比较熟悉的词,它的解释恰恰是常见却又常常出错的。

试题分析:B项两个“以”均是介词,“凭”或“用”;A项第一个“为”是动词,译为.”;第二个“为”是介词,译为“被”。C项第一个“而”是承接关系,译为“之后”,第二个“而”是转折关系,译为“但是,却”;D项第一个“乃”连词,译为“于是”,第二个“乃”动词,译为“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

点评:根据文言虚词考查的命题特点,我们有必要对中学教材的文言课文温故知新,做到有印象——比较熟悉——印象深刻——见句知文。因此要有计划地重新温习中学所学文言诗文,尤其是重点文言篇章。要了解并掌握常见文言虚词的各类用法和意思,采取分词类复习和一词多义复习相结合。还应做一定量的练习,在练习中熟悉并掌握文言虚词运用的细微规律或习惯用法,以达到见多识广,熟能生巧。

试题分析:①表明王子澄没有忘记和惠帝说过的话;②是惠帝所为。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

点评:解答这类题时,考生要按照“题文对应,由文及题”的原则,分析题干中的语句与文章有关内容的对应关系,从文章内容出发来判断选项的正误,并且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关注筛选标准,要明确题干要求的筛选标准,依据标准进行分析;明确陈述对象,要辨析选项中所列举的语句是否符合题干要求,不能把文章中其他人的事情、品格等归到题干所考查的人物身上;把握整体含义,要全面理解题干中的语句的意思以及语句出现的环境,不能孤立地理解题干中的语句。

试题分析:应是王子澄、齐泰两人与惠帝的意见不一致,两人和惠帝争论。

考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点评:这类题是对文言文整体阅读能力的考查,涵盖广泛,要求考生整体把握文意,是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高层次要求。题目所给选项特点是差别细微,似是而非,稍不留神就可能致误。做题要诀是严格比照原文,细心辨察正误。

试题分析:文言翻译,要先理解所要翻译的句子,了解它们的基本意思,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字字落实:(1)句要抓住“明日”和“因”这两个关键词。它们古今用法不同,是得分点。明日,第二天;因,趁机。(2)句中要注意虚词“以”的翻译和“笃”和解释。以,因为;笃,浓,重。(3)句中要注意“捍”“快”这两个词,它们后面都有名词,因此它们都充当谓语动词,具体是什么意思,取决于后面的宾语。捍,后有宾语“难”,灾难,“捍”就作“抵御”“抵挡”讲;“快”本形容词,其后有宾语“敌人”,因此此处应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是使动用法,使……痛快。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

点评:“理解和翻译文中的句子”这个考点年年必考,是文言文阅读的基本能力考查。要做好这道题,就必须养成良好的文言文阅读习惯,如“单音词”意识,利用古代文化常识理解内容的意识,自觉运用“实、虚词知识,句式知识、史传文知识”的意识,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沟通的意识,古今生活沟通的意识。尤为重要的是整体阅读理解的意识,不注重整体理解,就可能从开始就错了。

文言文参考译文

黄子澄,名湜,分宜人,洪武十八年,取得会试第一名。由编修晋升为修撰,担任太子伴读,多次得到升迁而担任太常寺卿。惠帝做皇太孙时,曾经坐在东角门对黄子澄说:“诸位王叔拥有力量雄厚的军队,很多都不合法度,怎么办?”黄子澄回答说:“诸王拥有守卫的军队,才能保护自己。如果有突发事件,凭皇帝的禁卫军到来,难道有谁能抵挡?西汉七国诸侯不是不强大,最后还是灭亡了。这是因为大小强弱的势力不同,而顺正与邪逆的事理更是不同啊。”皇太孙认为他的话正确,等到登上皇位,命令黄子澄与齐泰共同参与国家政事,惠帝对他说:“先生还记得以前东角门的话吗?”黄子澄跪拜说:“不敢忘记。”退朝之后和齐泰谋划,齐泰想先图谋对付燕王。黄子澄说:“不能这样,周、齐、湘、代、岷诸王,在先帝的时候,尚且有很多不合法度的做法,削夺他们的兵权会有名义。如今要讨伐有罪的王,应该先讨伐周王。周王,是燕王的同母弟弟,除去周王犹如是剪断燕王的手和脚。”

适逢有人说周王橚不遵守法度,于是命李景隆率兵偷袭并捉拿他,连带袭击了湘、代诸王,于是废黜了周王橚及岷王楩并贬他们为庶人;在大同幽禁了代王桂;在京城囚禁了齐王榑。湘王柏自焚而死。惠帝命燕王议定周王的罪行。燕王上书求救,惠帝看了书信很悲伤,说事情应该暂且停止。王子澄与齐泰两人和惠帝争论,王子澄出来对齐泰说:“现在形势已经这样了,怎么能够不果断?”第二天又进言:“现在所顾虑的人只有燕王了,应该趁他称病的时候袭击他。”惠帝犹豫说:“我登上皇位不久,接连废黜了诸王,如果又除去燕王,我用什么来向天下人解释自己?”王子澄回答说:“领先于别人的人控制别人,您不要被别人控制啊。”燕王智勇双全,善于用兵,即使抱病,恐怕仓猝间也难以谋取。”于是就中止了这事。于是惠帝命都督宋忠征调边界的官兵在开平驻扎,挑选燕府精壮的护卫隶属于宋忠部下。召集护卫胡骑和指挥关童等人入京,借此来削弱燕王。这些都是王子澄与齐泰谋划的。当时燕王很担忧和恐惧,因为他的三个儿子都在京城,于是就称病情加重,乞求三个儿子回去。惠帝终于让他的三个儿子回去了。不久,燕王的军队发动战事。燕王哭着告诫将领和官员说:“陷害诸王,不是出于天子的意思,是奸臣齐泰、黄子澄所谋划的。

等到燕军渐渐往南,王子澄与齐泰一同被降职外调。子澄换了普通百姓的衣服从太湖到了苏州,和知府姚善倡议共同为王事尽力。姚善上书说:“子澄的才干能够抵御灾难,不应该弃置他到无关紧要的偏远的地方不用而使敌人感到痛快。”惠帝于是重新征召王子澄,王子澄还没有到京城,京城却沦陷了。于是去找嘉兴的杨任商量起事,被人告发,和杨任一起被捉。子澄被押到京城,成祖亲自审问他,他坚决反抗和争辩,不肯屈服,最终受车裂之刑而死。他的族人无论长幼都被斩,由婚姻关系而结成的亲族全部被发配去戍守边疆。有一个儿子改姓名为田经,得以赦免,在湖广咸宁安家。

“黄子澄,名湜,分宜人。洪武十八年,会试第一。由编”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