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劳教所】劳教所民警心理健康调研分析

时间:2021-09-29 00:00:00 工作报告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以及劳教管理工作改革的深入,劳教民警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凸显,并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爱思范文23http://fanwen.is97.com民警是教育挽救工作的直接执行者和参与者,是劳教人员效仿的榜样,相对于劳教人员来说,占着主导者、支配者的地位,民警的一个行动、一句话语对劳教人员的影响都是深刻而长久的。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心理健康水平高的民警,其人格魅力就强,教育挽救的效果就比较明显,劳教人员的改好率也高。因此,要让劳教人员心理健康,必须先保证民警心理健康,这是创建和谐劳教所的前提和基础。

一、目前劳教民警的心理健康现状

劳教民警常年工作在教育挽救第一线,直接与劳教人员打交道,是压力密集型的职业,工作的紧张性、复杂性、细致性,经常使劳教民警处在压力与焦虑中,生活无序,身不由己,时常使他们感到身心俱疲,一线劳教民警心理压力超负荷早就是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我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的比率在20%左右。然而,据一些省份劳教场所对民警心理状况的抽样调查显示,有半数左右的民警存在着心理障碍,有的已经患上“心理疾病”。民警心理问题除了工作带来的焦虑和不安外,还有因政治待遇、人际关系、婚姻家庭、身体健康等原因引起的心理焦虑和不安。有心理障碍的民警往往表现出情绪萎靡、疲劳厌倦、心情郁闷、焦虑暴躁等症状,不能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不善于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别人,不能正确理解自身价值,自我适应能力差,容易将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带到工作之中,甚至出现不适当的一些行为。而这些心理问题严重时又会带来躯体的症状和疾病,如偏头痛、睡眠障碍、神经官能症、消化性溃疡等。

二、产生民警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基层劳教所工作辛苦,头绪繁杂,时间长、责任大、任务重。工作时间长、加班加点多是我国劳教民警工作的现实特点之一。节假日经常被占用。据统计,我省劳教场所民警平均每年要加班80个工作日。大中队民警平均每日工作十一二个小时,晚上还要有1/3的警力负责管理教育、担任警戒护卫、应付突发事件。劳教民警不但要管理好劳教人员,严防发生“四防”事故,还要负责教育劳教人员,帮助他们转变思想,改掉恶习,学习文化,培养生产技能。民警既是管理者又是教育者。作为管理者,强调的是严格服从,是刚性的;作为教育者,强调的是循循善诱,是柔性的。这两个角色集中于一个人身上,角色反差大,两者之间的兼容互补不容易协调,长期下去,很容易出现心理上的厌倦和身体上的疲惫。加上民警由于工作忙,顾不上家庭,家庭矛盾容易爆发,后顾之忧多。据调查,劳教民警人均睡眠时间比一般职工平均少1个小时,娱乐时间少,积累起来,年超额劳动时间多达四五百个小时。长时间处在强大的压力之下,势必导致人的心力交瘁,精神状态不佳,会不同程度地给人带来苦恼、烦闷,使人感到焦虑、心悸和沮丧,产生生理和心理的失调反应,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因此,过大的工作压力是导致民警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民警心理期望与现实反差太大。管教劳教人员的工作不像其他工作,如工人生产出优质产品,农民种地取得好收成,其成果是明显的,且周期短。做人的工作,尤其是教育挽救劳教人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长期耐心细致的教育,严格的管理。劳教人员的构成非常复杂,尤其是一些邪教类人员,除了强烈的反社会心理以外,还可能具有双重、多重性格,变态心理,要把这些人员教育好难度很大。“劳教有期,民警无期”,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长年累月与这些人在一起,民警就会觉得自己工作没有价值,很难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由此而引发激烈的心理冲突,出现心理问题。

(三)难以觉察的自我期望值过高。作为管理者和教育者角色的自我暗示,常常使民警成为法律和道德的化身。在民警的潜意识里,常把完美作为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标。自尊感极强,自我价值高,希望自己在各方面都做得尽善尽美,并且渴望从劳教人员的改造表现中看到、肯定自己的成绩,而往往忽略了自身的条件限制。实际上,民警由于个人的个性、能力、特长和机遇各不相同,人格魅力不尽一致,管理教育效果也不尽相同。有些民警不允许自己在劳教人员面前有过错,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有过错,在由于知识面的不足和工作经验的欠缺而出现问题时,不能理性地分析失误,轻易否定自己,就会产生心理上的不良反应,内疚、自责,甚至感到悲观厌世,因而出现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爱思范文http://fanwen.is97.com

劳教所民警心理健康调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