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赞美中央民族大学好句好段

时间:2021-09-29 00:00:00 自我鉴定

1.央民族大学有着优良传统和历史,其前身是1941年9月在延安建立的民族学院。延安民族学院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从事民族工作的汉族干部为主要任务,以毛泽东的题词“团结”为校风,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为中国各民族共同的解放事业输送了大批干部。

2.央民族大学坐落于北京高校林立的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南邻国家图书馆,科技信息集中,环境典雅幽美,人文氛围浓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一所培育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优秀和杰出人才的国家重点大学。

3.细想,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从秦汉以来不断发展、巩固和统一。近百年来,中国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求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并且实现了各民族一律平等。所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有中央民族大学这样一所各民族子弟共同奋斗、努力学习的最高学府,就一点儿都不奇怪了。生活学习在这里的中国各民族青年,是多么幸福!我也深深为自己能分享这种幸福而感到自豪。

4.,是中央民族学院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完全确定了中央民族学院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最高学府的社会地位。首先,这年夏季,北京西郊白石桥的新校舍主体工程竣工,学院迁入新校舍。新校舍由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主持,按我国传统建筑风格设计:大屋顶,灰砖青瓦,磨砖对缝,画梁红柱;整个校园典雅隽秀,错落有致,花草树木点缀其间,美丽如画。

5.央民族大学建校之初,一批学界名流,如潘光旦、吴文藻、费孝通、翁独健、吴泽霖、冯家昇、杨成志、林耀华、傅乐焕、于道泉、闻宥、马学良、王锺翰等到校任教,成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重要奠基人。他们当中有戴庆厦、王尧、张公瑾、牟钟鉴、胡振华、施正一、刘秉江、马跃、靡若如、李魁正、杨圣敏、金炳镐、薛达元等知名专家学者,还有不断涌现的诸多中青年新秀,已渐成学界翘楚。

6.央民族大学培养了一大批世界型的领导、专家、学者,在促进中国与世界各族人民友好往来、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开创各民族平等团结与共同繁荣发展新格局等方面发挥特殊作用,因而她是各国人民共同公认的国际性民族高等学府。在我们恭城瑶族自治县中学的名人榜上,金榜题名的只有清华、北大和中央民族大学的学生。我上世纪80年代考大学的时候,就填报了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可惜我没有考上;现在我的孩子经过努力,终于考上了这所重点大学,不仅实现了她的愿望,也实现了我多年的宿愿。你说,我能不高兴吗!”

7.认真地问校友:“你为什么给孩子选择了中央民族大学?”他不加思索就回答了我的提问:“中央民族大学,就是我们少数民族学子心目中的清华。这所大学,从革命圣地延安走来,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她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民族干部,是党和国家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摇篮,她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推动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进步繁荣事业的发展,因而她是全国少数民族的最高学府;

8.央民族大学的校园环境很典雅、古朴,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绿化很好,植被、树长得很茂盛;校园建筑也比较古朴、整洁,有很浓郁的人文氛围。

9.6月11日,中央民族学院在临时校舍国子监院内举行隆重开学典礼。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朱德、李济深,政务院副总理董必武,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兼中央民委主任李维汉,教育部部长马叙伦等出席典礼。朱德、董必武发表了重要讲话。6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以示祝贺,社论热情洋溢地说:“中央民族学院已经开学,各少数民族的花朵在毛主席民族政策春风的披拂下,将日胜一日地开放起来。”

10.央民族大学历经五十余载的办学历程,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各方面有了巨大的发展,成为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培养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杰出人才的摇篮和展示党的民族政策和国家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窗口,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1.母校庆祝六十年花甲之际,我感慨万千。生我父母育我党,校思绵绵情义长。“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如果要说感恩,可以列出很长的名单,国家、领导、老师、同学、同事、朋友、家人、老伴等等。感恩祖国,无论国内外风云如何变幻,总是带领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感恩老师给传播知识。感恩同学、同事,总是相帮,和衷共济,共同奋进。

12.月如歌,中央民族大学已然走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她的历史可追溯至1941年创建的“延安民族学院”。1951年6月11日,肩负党和国家特殊使命的“中央民族学院”在北京正式成立。一批蜚声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先后来校任教,引领各族师生修业立德,书写了该校建校史上的第一页光彩,并确立了这所大学卓尔不群的学术地位和社会荣誉。

13.央民族大学(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坐落于北京学府林立的海淀区,南邻国家图书馆,北依中关村科技园,校园环境典雅,古朴幽美,人文氛围浓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14.中央民族大学的半年里,我加深了对中国的理解。世界上不会有另一所大学,有这么多不同民族的子弟汇聚在一起学习。到了节日,他们都穿上本民族服装,使我更深切地感受到和睦友爱的民族大家庭的多彩与温暖。在这里,我看到各民族师生团结、友爱,为了实现祖国现代化而努力学习;大家不因生活习惯、文化和宗教差别而互相歧视,而是互相尊重,互相宽容。

15.央民族大学的前身是1941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民族学院。1951年6月,中央民族学院在北京正式成立,乌兰夫任首任院长。1993年11月,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现任校党委书记鄂义太教授、校长黄泰岩教授。

16.和国家历届领导集体始终关心和重视中央民族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建校初至1966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14次接见学校师生代表。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3次接见师生代表。1993年学校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时,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为学校题写了新校名。2001年6月,学校50周年校庆之际,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同志到校视察,并代表中央政府提出了“把中央民族大学建成世界一流的民族大学”的奋斗目标。

17.ldquo;无论我们身居何处、身在何位,在母校面前,我们永远是勤奋的学生,在祖国面前,我们永远是忠诚的儿女!”她说。风雨百年,从国立蒙藏学校一路演变,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的校址几经变迁,同学们难寻当年的草木屋舍,但那份醇厚的情感却在学校新的发展中找到寄托。这是我们曾经的宿舍;那是我们赛歌的地方读着一块块校史展板,有人激动着,有人回忆着。

18.入学之日起我总是想,母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亲手创办的新型学校,既有当年延安民族学院革命时期的光荣传统。又从全国北大、清华等老校抽调一批顶尖学者来校,从长远计,为教学、科研打下鼎好的基础。

19.10月1日,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国庆60周年盛大庆典的群众游行队伍中,由中央民族大学各民族师生伐表组成的“爱我中华”方阵成为众多媒体镜头的焦点。作为56个民族团结进步大家庭的缩影和民族高等教育事业创新发展的实证,中央民族大学以团结奋斗精神为自己书写了引以自豪的历史,并赢得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和赞誉。

20.20世纪50---60年代,中央民族学院一直被誉为花园式学校,为北京兄弟学校所羡慕。众所周知,当时共和国百业待举,经济十分困难,但是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建成了这一片令世人瞩目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古典建筑群,可以说一砖一瓦、一花一木都渗透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学院的深切关怀。

21.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田琳说,从不能用汉语说出一句完整的话到能在汉语和本民族语言之间自由畅游,从不了解本民族之外的世界到见识各民族乃至全世界的风土人情,每个从这里走出的学生都比同龄人更理解民族、更懂得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