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全文]2019年沭阳县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时间:2021-09-29 00:00:00 工作总结

――2019年1月6日在沭阳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

县长彭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沭阳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8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按照“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六个高质量”工作要求和“六增六强”工作部署,围绕“一条主线”,坚持“六为导向”,迎难而上,担当作为,统筹兼顾,务实苦干,经受了历史和现实的严峻考验,形成了各项事业蓬勃向前的生动局面。面对县域竞争的巨大压力,我们砥砺前行。经济运行始终保持在合理区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4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亿元,税收收入占比超过80%,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获得国务院表彰,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制造业创新转型、国土资源利用、扶贫开发等工作获得省政府表彰,先后入榜综合实力、绿色发展等六个“全国百强县”。面对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我们迎难而上。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强化经济运行调度,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增长7.6%、8.5%、9.2%,多项经济指标稳中有进、逆势上扬。面对城市增能的巨大压力,我们顺势而为。城区街景提升、老旧小区改造、“四水”整治、公共电踏车运营、停车秩序治理、城市商圈以及特色道路打造有序推进,城区快速路、苏州西路等城区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新沂河大桥、北京南路、上海南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成投用。面对生态改善的巨大压力,我们攻坚克难。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交办问题逐一整改,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整改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成投用,“散乱污”企业整治初见成效,生态高质量发展指标全市领先。面对财政收支的巨大压力,我们民生优先。呼应群众更美好生活向往,在财政增收与支出压力并存情况下,121项民生实事加快推进,民生保障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2.8%,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全县上下开拓创新,务实苦干,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在统筹做好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等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狠抓关键,扎扎实实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年来,我们坚持调结构、促转型,工业经济扩量提质

工业总量实现新突破。成功获批全省推进制造业创新转型成效明显地区,连续四届入选“全国工业百强县”。全县实现工业开票销售收入752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装备制造、木材加工、纺织服装产业分别达199亿元、197.1亿元、116.6亿元,预计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200亿元、工业用电量34.2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7.6%、6.8%。天能集团突破80亿元销售大关,全县新增开票超10亿元企业4家、超亿元企业36家、规模工业企业105家、纳税超亿元企业2家。

项目攻坚取得新成效。招商选资成效显著,恒能家纺、正中新材料等一批大项目成功落户,亿元以上项目、协议投资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全市第一。“521”工程齐头并进,兼并重组、技改投入、挂牌上市、新增销售超亿元等企业数量全市最多,其中17家企业完成兼并重组,77个技改项目完成投资50.8亿元,5家企业挂牌上市。“四新”重大项目推进全市领先,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8个,新竣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7个,39个列市重大产业项目实现投资146.4亿元。

园区建设再上新台阶。经开区稳居省级以上园区综合考评第一方阵,财政贡献率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电子通讯产业园、半固态精密成型技术产业园孵化区开工建设,智能针织产业园二期建成投用,成功入选国家智慧型纺织园区试点、获批省级科技产业园。昆沭高新园连续9年获评“江苏省南北共建园区先进单位”。高创园先后获批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沭城工业园、钱集生态环保创业园获批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乡镇工业项目落户、环评、规划更加规范。

科技创新迸发新活力。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顺利开展,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创建加快推进。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预计达到1.6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升至21%。9家企业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填补全市空白,获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企业技术中心4家、工程研究中心2家,新增省级新产品、新技术75个。宋和宋继洋河之后全市第二家获批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腾盛纺织获批全市唯一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武汉纺大智能研究院、西南林大家具木制品研究院等一批校企、校地合作项目务实推进。全年引进国家特聘专家3名、高层次人才35名,获批省双创计划12名,科技镇长团首次引进2名“双一流”高校教授。

一年来,我们坚持听民意、强功能,城市变化有目共睹

城市生活更加便捷。城区快速路等17条道路建设快速推进,新沂河大桥、义乌路―龙庙镇区段顺利通车,淮新高铁、宿连航道、宿连高速等重大项目进入省市规划盘子,城市内外通行能力显著提高。公共电踏车项目顺利落户,小红车成为城市风景线,“物联网+电踏车”提供市民出行新选择。小区环境明显提升,23个老旧小区实施改造,230个“四水”整治项目顺利推进,无人超市、智能充电桩、快递云柜带给市民便捷体验。2家新建农贸市场“美颜”出镜,5座花乡驿站精彩亮相。老沭河健身公园即将开放,五里健身中心基本建成,文化馆新馆等44个文体设施建成投用,群众健身休闲再添好去处。

城市风貌更具特色。紧扣“花木之乡、花园城市”发展定位,一批城市特色景观打造完成,城市面貌持续改善。城区10大类26个绿化项目分类实施,“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初见成效。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南山公园等6个广场游园建成投用,深圳路等13条道路实现“一路一景”,城区新植2.45万平方米草本花,10万米垂直绿化规模全市最大,“林路相连、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的花乡景观正在形成。三中沟等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加速推进,“龙须沟”即将变身“景观带”。节日氛围营造效果明显,串灯亮化等特色景观刷爆“朋友圈”。

城市经济更显活力。服务业增加值上升0.6个百分点。南京路华丽“蝶变”,人民路、上海路核心商圈升级改造进入快车道。万达广场、荣誉酒店等项目顺利推进。南部城区“四个中心”建设初见成效,百盟物流产业园成为全省首家民营5A级物流企业,苏北最大电器物流园―京南物流园成功落户,传智专修学院启动建设。棚户区改造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城市秩序更为井然。启动全市首家城市管理示范区建设,7个地面停车场规范整治,1.26万平方米违建迅速拆除,查处乱停乱放非机动车7200余辆,管理示范效应逐步显现。交通秩序持续改善,7个道路交叉口完成渠化改造,城区禁鸣全面实施,礼让行人蔚然成风,“沭阳规矩”成为行动自觉。城市“免打扰”原则严格落实,拆除违规户外广告400余处,清理违规经营3620处,经营秩序更加规范。全面完成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提升到86%。

一年来,我们坚持补短板、创特色,乡村振兴稳步开局

农业发展质态提升。成功入选苏北地区唯一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粮食生产“十五连丰”,超级稻栽培刷新全省水稻亩产最高记录,连续两年获选“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县”。深入推进传统花木提档升级,鲜菊花、草本花、月季花、榆叶梅等基地吸引更多外地客商,干花、盆景、鲜切花、多肉植物等家庭园艺产品通过互联网进入千家万户。第六届中国·沭阳花木节成功举办,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成功创建省级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新增“三品一标”品牌13个、省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高墟大米”获批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建成高标准农田15.2万亩,推广新型高效农机具1200台(套)。

农村面貌日新月异。科学规划镇村发展体系,“1+4+12+200”构建未来发展新蓝图。13个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扎实推进,679户“四类群体”危房改造全部完成。庙头荣获“中国最美生态宜居旅游名镇”,陇集获评“中国彩色苗木风情小镇”,韩山成功创建“国家级卫生镇”,青伊湖获评“中国生态板名镇”,桑墟入选“中国实木厚芯地板基材生产基地”。基础设施配套更加完善,官塘线等49条县乡道路建成通车,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覆盖率全市最高。农村饮水安全增补工程全面完成。镇区二类公厕全部达标,农村改厕超过1.2万户。“大棚房”清理整治扎实有效。

农民增收动能强劲。农村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增幅继续领跑全市。农民工等返乡创业人数持续增多,获评全国“返乡创业试点电商合作示范县”。获批省级创业型街道(乡镇)、社区(村)全市最多,钱集、耿圩荣获“全省十佳农业富民小镇”称号。深入推进“一村一品一店”建设,圆满承办中国“电子商务促进乡村振兴”高峰会议,成功入选全国电商示范百佳县。快递发货量占据全市70%,荣获“全国快递服务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称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培育力度不减,培训突破1万人。

脱贫攻坚推进有力。全力推进“阳光扶贫”,3.8万低收入人口实现脱贫,18个省定经济薄弱村达到脱贫标准,扶贫开发工作考核全省领先。创新开展“一拖一”帮扶模式,全面推行“一户一档一策”精准扶贫机制,增强经济薄弱村“造血”功能,促进低收入人口持续稳定增收。推进就业、金融、教育、健康扶贫,整合扶贫资金12.2亿元,投放扶贫小额贷款3.25亿元,实施扶贫项目1036个,帮助8000余名低收入人口就业增收,发放低收入家庭子女助学补助9916万元,减免低收入农户大病补充保费1766万元。

一年来,我们坚持出重拳、下猛药,生态质量不断提高

生态整治持续发力。以压倒性思维落实整改中央和省、市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查处环保违法案件数量和处罚金额均创历史新高。蓝天保卫战全面出击,秸秆禁烧、工地扬尘、“散乱污”企业等专项治理扎实开展,燃煤锅炉整治、煤炭消费总量削减等任务全部完成,214项大气污染治理工程项目实行清单化管理,PM2.5年均浓度水平和空气优良天数好于往年。碧水保卫战力度不减,8个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全市率先完成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改。净土保卫战扎实开展,深入实施农药“零增长”行动,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污染详查工作顺利完成。

生态建设持续推进。经开区获批省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新河、钱集跻身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项目投入运营,城乡生活垃圾“全焚烧、零填埋”。城区污水管网PPP工程有序推进,铺设污水管网18公里,24个小区完成雨污分流改造。16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建成试运营,村级污水处理同步推进,63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完成管网铺设。清洁能源供应能力逐步增强,4个乡镇集中供热项目全面投运。

生态修复持续向好。严格管控生态保护红线,国家级、省级生态红线区域校核完成。沭阳沂河―淮沭河湿地生态修复工程等列省重大项目进展顺利,“五大生态工程”快速实施,绿化造林“四大行动”有序推进,新增生态成片林4.1万亩,完成杨树更新改造9.1万亩。西郊森林公园核心区基本建成,三河公园获批省级湿地公园,自然湿地保护率上升至47.75%。严格落实“河长制”,沂南河生态修复工程加快推进,2条骨干河道整治结束,174条县乡黑臭河道清淤疏浚到位。

一年来,我们坚持办实事、促民生,发展成果普惠共享

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大力推进“健康沭阳”建设,成功创建国家级健康促进县,14大类55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高效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乡镇全覆盖,村卫生室顺利对接分级诊疗系统。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改薄”工程、“校安”工程、“十校联建”扎实推进,华冲高中进城办学,南关小学等新校园即将投用。普通高中招生同比增加930人,全县考取清华、北大15人,连续7年进入全省第一方阵。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成功举办吴印咸摄影艺术双年展,书法作品、剧本创作频频获奖,5个城区小型文化设施、7个乡镇文广中心、100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成投用,博物馆、乡情馆开馆运行,图书馆通过国家一级馆评估验收。

民生保障坚实有力。社会保险扩面“幸福行动”扎实开展,养老、医疗、失业三大社会保险覆盖率分别达97.2%、96.7%、96.6%。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便民服务示范点建设稳步推进。社会救助“救急难”工作机制持续完善,全年发放各项社会救助金4.5亿元,惠及困难群众28.6万人次。“一老一小”综合服务机制深入推进,437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成运营,4173名经济困难老人享受居家养老服务。残障人士照护体系逐步完善。全面落实保障房制度。

社会治理精细高效。“全要素网格”治理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信访积案攻坚行动持续开展。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初步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更趋完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归集数据超过5700万条。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得到加强,顺利通过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考核验收。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日趋完善,大力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连续11年获评省“平安县”称号。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人次获评“中国好人”“江苏好人”“最美人物”。

一年来,我们坚持讲规矩、强作风,自身建设全面加强

依法行政深入推进。“规范、规矩、程序、标准”落地见效。法治政府建设步伐加快,干部学法成为制度安排,行政案件败诉率逐年下降。国家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任务圆满完成,“沭阳政务公开”微信公众号首开全省先河,“12345”政府热线办理综合考评全市第一。严格规范政府举债,顺利通过审计署债务专项审计。首次获评全省土地执法模范县。连续8年获评省法治财政考核示范县。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全年累计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93件、政协委员提案404件。

改革创新有序开展。“不见面”审批稳步推进,“一张网”建设延伸扩面,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通过国标委验收。全市率先出台推进“3550”改革问责办法,年度办理全流程案例4736个,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供应链+金融”“小微创业贷”“信贷+保险”等融资模式不断创新,企业融资渠道有效拓宽。全面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获评“全省金融生态达标县”。政务服务中心晋升国家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江苏政务服务网”手机APP沭阳旗舰店成功上线。

作风建设持续加强。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落实“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纵深推进,“六不”作风继续加强。全面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市、县委相关规定。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三公”经费有效压缩,全县办公用房更加规范。

此外,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慈善事业等取得新成效,编制、审计、物价、税务、气象、邮政、移动、保险、供电等实现新进展,认真做好国防动员、双拥共建、优抚安置等工作,连续三届创建省“双拥模范县”。

各位代表,回首过去一年,宏观经济复杂多变,矛盾风险交织叠加,我们遇到的困难前所未有,经受的考验前所未有,全县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在应对挑战中开创了新局面,在克服困难中实现了新发展,靠的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靠的是人大、政协监督支持,靠的是全县上下奋力拼搏,凝聚着社会各界人士的辛劳和汗水。在此,我谨代表沭阳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向各人民团体、各界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向武警官兵、人民警察、民兵预备役人员,表示衷心感谢!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沭阳发展的县内外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面对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沭阳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许多严峻挑战,具体表现为:经济总量不大、产业层次不高、综合实力不强等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大企业、大集团、大项目数量不多,中小企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亟待加快,城市更新仍有较大空间,农村居民住房条件改善任务艰巨,生态环境依然脆弱,营商环境有待提升,等等。对此,我们将强化问题导向,直面困难,勇于担当,在今后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2019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市委五届七次全会、县委十二届七次全会部署,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中央“六稳”政策、省委“六个高质量”要求和市委“六增六强”部署,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围绕“转型升级促发展、敢于担当抓落实”这一主线,扛实政治责任,树牢“六为”导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以系统思维奋力建设“强富美高”全面小康新沭阳。

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左右,节能减排完成目标任务。

围绕上述要求和目标,重点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狠抓产业发展,在扩能升级上谋求新突破。坚持“产业兴县”,科学推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全力打造苏北产业高地。

围绕做大抓集聚,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推进“1188”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全年工业开票销售收入力争达到850亿元,努力实现“苏北县市工业最有实力”目标。全面加快产业集聚步伐,认真做好延链补链壮链文章,装备制造、家居制造产业全力冲刺300亿级目标,纺织产业确保达到150亿能级。深入开展“521”工程,推动13家企业兼并重组,完成设备投资千万元技改项目78个,新增3家挂牌上市企业,新增省级以上新产品新技术50个、转化高科技成果40项以上,新增开票销售超百亿元企业1家、80亿元企业1家、10亿元企业8家、亿元企业20家、规上企业90家。鼓励本土企业深耕主业,尽快做大做强,尽早形成沭阳经济发展强大力量和重要增长极。大力实施建筑业提升计划,力争建筑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

围绕做活抓拓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实施服务业“三大行动计划”,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30家,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5%以上。快速推进百盟物流园二期、快递物流小镇、京南物流园建设,全力打造苏北物流快递枢纽中心。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和扶持资金引导作用,加大软件产业园招商力度,新增电商经营主体2300家。深挖全域旅游潜力,重点打造耿圩淮西等3个田园综合体,启动淮海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古城门复建、城市文化雕塑等工程建设,推动胡家花园、吴印咸故居全面开放,开展4A级旅游景区创建,确保通过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验收。加快传智学院建设进度,文化创意产业园投入运营。

围绕做优抓提质,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精品花木为主,优质稻米、绿色果蔬为辅的“一主多辅”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放大中国·沭阳花木节品牌效应,带动花木产业转型升级,供给更多高附加值产品,把规模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推动农业“接二连三”,新增农业龙头企业3家以上。深入实施生态高效农业倍增计划,年内新增高效品种面积10万亩以上。加大农业品牌培育力度,年内新增绿色食品10个以上、有机农产品2个以上、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以上。新建高标准农田15万亩,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5个百分点。

 

二、狠抓有效投入,在主攻项目上谋求新突破。坚持“项目为王”,深入开展“项目建设突破年”活动,突出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高质量引进重大项目。突出招大引强选优,持续开展招商引资“百日攻坚”行动,每月定期组织专题招商活动,内资主攻“北、上、广、深、蓉”,外资聚焦“台、日、韩、美、欧”,全年引进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5个、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8个,工业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以上,确保引进内资外资总量全市双第一。强化农业重大项目招引,全力打造国内南北花木知名集散地。做好电子商务、健康医疗、现代金融、总部经济、文化旅游等高质量三产项目招引。

高效率组织项目推进。加快推进6大类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实施苏州路西延跨淮沭河工程、北京路下穿新长铁路、淮河大道南延、城区快速路二期等重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台州路北延跨新沂河力争开工建设。加大对上争取类项目协调力度,推动宿连高速、宿连航道动工建设,配合京沪高速扩容工程加快建设,全力争取沂淮高铁早日落地。强力推动民间投资,坚持项目“签约一批、开工一批、竣工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确保全年新开工、新竣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60个、40个以上。坚持“房住勿炒”定位,稳妥推进棚户区改造,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势头。

高标准建设项目载体。重点推进经开区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智能针织等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依托医药健康产业园,全力争创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快临港产业园基础设施配套,作为千亿级纺织产业补链项目承载基地,重点引进熔体纺等百亿级大项目。软件产业园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产业园,高创园创建国家级众创空间。全面落实乡镇工业园区项目落户准入制度,加快贤官、桑墟等木材加工集聚乡镇转型升级,推动乡镇工业盘活存量、做大总量、提升质量。

高水平服务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全省最优营商环境,提高行政效率,马上就办、办就办好,打破“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让各类市场主体放心创业、安心发展、顺心生活,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定期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协调解决共性矛盾和个性难题,有效破解民营企业家遇到的“三座大山”。继续推行未落实项目公示制度。严格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破除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制约,努力形成项目建设“加速度”。

三、狠抓城市更新,在宜居宜业上谋求新突破。按照“花木之乡、花园城市”目标定位,更加突出“完善功能、改善民生,丰富内涵、彰显特色”工作导向,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城市。

以规划设计提升城市气质。启动城市总体规划局部调整、东南片区控详规编制工作,完成充电设施、中小学教育布局、停车设施、慢行系统等专项规划。扎下、耿圩、龙庙3个乡镇纳入城市圈,拉开十字新城建设序幕。突出城市高度、建筑形态、色彩风格和开发体量等专项管控,保持城市风貌协调统一。建立城市设计专家咨询论证机制,引入首席规划师和街区规划师制度,让高水平设计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城市绿化、亮化方案设计邀请市民代表参与,城市重要节点、重要园林、重要建筑试行直聘设计大师,高质量打造精致、时尚城市景观。

以功能完善提升城市特质。扎实推进城市“双修”,着力完善居住、游息、交通三大功能。统筹推进6个棚改项目,建设湾河御景等5个安置小区,实施14个老旧小区改造,完成163个“四水”整治项目,稳妥处置小区遗留问题。加快推进南城区绿轴等35个园林景观项目,确保公园绿地10分钟服务圈覆盖率90%以上。重点推进天津路等13条道路景观提升工程,形成“一路一树、一路一花、一路一景、一路一特”。全面推进城区路灯LED改造合同能源管理,做好迎宾大道等关键节点、主要路段、重点区域亮化提升,形成点、线、面结合夜景新格局。推进小型体育设施、文化设施建设,推广城市智能家具,建设花乡驿站,让市民共享美好生活。坚持“公交优先”原则,优化公共电踏车便民服务,统筹做好停车管理,方便群众交通出行。

以业态繁荣提升城市品质。坚持挖掘消费潜力、增强供给能力、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城市各种业态蓬勃兴起。统筹推进久盛广场、欧中广场周边改造,积极推动中央城市广场开业运营,提升城区核心商圈商业能级。加快万达广场、荣誉酒店等项目建设,在东城区建设一座新的城市综合体,全面加速人气商气集聚。推进精品商业街区打造,积极招引高端商贸服务、餐饮酒店、文化休闲、时尚健身等业态进驻,持续拉动体验消费、假日消费、休闲消费。规划发展夜间经济,更好满足群众不同消费需求。

以精细管理提升城市素质。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实现城市共建共治共享,确保年度省级社会文明程度指数测评进入全省前10名。加快城市管理示范区提质扩面,实施上海路、人民路、北京路等街景提升改造,精心打造一批民生工程和示范工程,让市民感受到便捷、体会到温度、看得到变化。认真做好“3+1”节日氛围营造,满足群众新期待、增加节日仪式感。强化城市“免打扰”管理理念,开展市容管理、广告店招、环境卫生、违法建设等问题攻坚,确保城市面貌清爽整洁。完善物业管理市场竞争机制,努力破解小区物业管理“老大难”问题。

四、狠抓乡村振兴,在城乡融合上谋求新突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精心谱写乡村振兴沭阳新篇章。

打造特色镇村。坚持规划先行,强化“1+4+12+200”镇村空间体系规划引领,实现城乡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按照“镇当城建、一镇一面”理念,充分挖掘地域、产业、历史、文化、饮食等资源优势,全力打造工业重镇、产业大镇、文化名镇、风情小镇等特色乡镇,涌现更多类似桑墟、青伊湖、新河、耿圩、陇集等“板材之乡”“花木之乡”“电商小镇”“多肉小镇”“多彩小镇”。按照生产美、生态美、生活美“三生三美”融合发展理念,有计划、有步骤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按照“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目标定位,科学推进山荡、聚贤、虞溪、沙堰等村庄建设,打造特色田园乡村示范点。

补齐住房短板。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突出规模、留白、产业、管理、配套五大要素,积极稳妥推进集中居住项目建设。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持“五统筹”“六统一”不动摇,让更多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显著改善。规范建设程序,坚持“统规代建”“统规自建”相结合,严格执行“十必须”“六要件”,确保项目建设特色和质量。按照“15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标准,完善社区生产生活功能配套。稳步推进土地增减挂钩,力争复垦土地1万亩以上。彻底清理“大棚房”,全面规范乡村建设行为。

冲刺脱贫攻坚。实施“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一个不少、一户不落,确保年内基本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力推进深度贫困群体尤其是困境儿童兜底扶贫,完善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城乡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保障机制,实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支持低收入农户从事现代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业态,确保低收入人口实现脱贫目标。探索经济薄弱村竞争性资金分配机制,加快9个产业扶贫项目建设,确保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脱贫标准。推动帮扶力量、资源要素、扶持政策向片区倾斜,完成片区帮扶项目60个以上,尽快改善扶贫片区发展面貌。

五、狠抓生态治理,在协调发展上谋求新突破。牢固树立“两山”理念,合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保护环境成为广大干群自觉行动,让天蓝水清土净成为沭阳高质量发展的最好底色。

坚定不移发展生态经济。启动经开区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创成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3家。严把产业导向、项目准入、节能减排关口,坚持项目排放不达标一律不引、环评未通过一律不建、影响和破坏生态一律不要。实施低碳化、循环化、生态化改造,推动“散乱污”企业关停并转,完成主要污染物削减任务,单位GDP能耗下降2%。支持生物质能源企业发展,提升农作物秸秆、畜禽废弃物等综合利用水平。依托花木片区等生态资源优势,积极发展观光经济、体验经济和林下经济,深入挖掘生态经济增收潜力。

全力以赴开展专项整治。按照“巩固成果、全面排查、彻底整治、长效管理”要求,强力推进“水气土”污染整治行动。健全“河长制”常态长效管理机制,加快推进城区雨污分流二期、三期工程,扎实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攻坚战,确保国、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大力开展工业废气、工地扬尘、秸秆禁烧综合治理,启动乡镇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确保空气优良天数比例稳步提高。持续推进“散乱污”企业整治行动,扎实开展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整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争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系统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和风险管控,努力保障土壤环境安全。

动真碰硬加大监管力度。以“压倒性”思维加强生态环境执法监管,以“零容忍”态度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坚持环境执法嵌入式监督检查机制,实行分级顶格处罚,强化信用联合惩戒,持续加大问题曝光、跟踪督办和问责问效力度。严格执行环境执法双随机抽查制度,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实行常态化巡查和暗访抽查相结合,始终保持环境监管执法高压态势。

六、狠抓民生改善,在共建共享上谋求新突破。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重点办好十大类民生实事,努力实现群众获得感最大化。

多渠道推进富民增收。深入落实各项富民政策,提高城乡居民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确保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低于经济增长速度。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充分激发微观主体活力,新增私营企业7000户、个体工商户15000户。推进振兴乡土人才“百千万”培养计划,开展多层次农民技能培训,努力增加群众工资性收入。深入实施“一村一品一店”提升行动,大力发展庭院经济、“三来一加”等“家门口”创业就业项目。积极推进农村产权要素交易和融资,拓宽农民财产性收入渠道。

全方位优化公共服务。优化教育资源供给,持续推进“全面改薄”和校舍维修改造,加快城区学校建设步伐,确保西关初中等4所学校年内建成投入使用。探索建立县乡“134”公立医疗体系,加快第一人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建设,尽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实施区域供水“通村达户”双提升行动,全面提升供水服务水平。深入实施文化惠民行动,办好“紫藤文艺奖”“花乡歌会”“淮海戏大擂台”等特色文化品牌活动,围绕国庆70周年创作一批有影响力的文艺精品。做好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工作,加强苏北琴书、童子戏、淮海戏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传承和保护。

普惠性完善社会保障。整合优化医保服务体系,深化复合式医保付费方式改革,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稳定实施社保基金现有征收政策,确保基金安全完整。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年度专项医疗救助标准。加强特殊困难群体保障,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推进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探索启动城区居住适老化改造,加快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场地建设。

系统化推进社会治理。健全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加强镇村两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和信息平台建设,努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扎实做好存量债务化解,严控新增政府性债务。开展防范和处置非法金融活动风险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保护金融生态环境。加大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保护力度。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实现“雪亮工程”全覆盖,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危化品等行业和领域安全监管与执法检查。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确保信息归集最大化、联合惩戒最大化。常态化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行动。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强化示范引领和实践养成。

七、狠抓改革创新,在动能转换上谋求新突破。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根本动力,聚力创新资源,持续深化改革,不断凝聚发展新活力。

加速推进重点改革。深化“放管服”事项改革,完善“不见面”审批模式,优化水、电、气、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审批监管服务。加大金融创新,有效提高存贷比和制造业贷款比例,制造业贷款力争达到70亿元。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转型步伐。推动融资平台公司实体运作。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全面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创建。加大科研投入,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提升至1.7%。大力支持科研平台建设,年内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各1个以上。加速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全年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30项以上,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深入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建设。支持企业申报省高价值培育示范中心项目。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招引各类高端人才,全力将沭阳籍优秀人才“请回家”。加强产业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全年引进省双创团队1个以上,省双创人才、双创博士23人以上。用好科技镇长团资源,力争引进企业院士工作站、推进大院大所合作实现新突破。分类建立本土拔尖人才库,进行人才跟踪培养管理,新增入库人才不少于1000人。以“引企入教”改革为抓手,多渠道培养高技能人才7000人以上。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是政府工作坚守的信念。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牢固树立“为民、务实、清廉”政府新形象,更好地担当起推动沭阳发展重任,奋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旗帜鲜明讲政治,全面提升战斗力。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贯穿政府工作全领域、全方位、全过程。严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生活纪律,持续加强党性锻炼,全面提高党内政治生活原则性和战斗性。加强政府系统意识形态工作。

依法行政守规矩,全面提升公信力。坚持规范、规矩、程序、标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政府工作规则依法行政、依规办事。坚持局长讲坛、局长讲法,严格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坚持政府常务会议、县长办公会等会议制度,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健全城乡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推进普法宣传、法治惠民和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

驰而不息转作风,全面提升执行力。大力弘扬宿迁时代精神,积极践行“三真”要求,着力强化“六不”作风,全面提升工作质态。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县委重大决策部署,对接国务院督查激励事项,敢于担当,雷厉风行,确保政令畅通、执行有力。全面落实“三项”机制,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营造政府敢抓落实、善抓落实的良好氛围。

反腐倡廉树形象,全面提升免疫力。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努力构建清正、清廉、清明政务生态。坚决执行《准则》《条例》,聚焦重点领域,扎紧制度笼子。加强政企互动,提高服务水平,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规范财政收支管理,严控“三公”经费。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各位代表,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快马加鞭。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扛实政治责任,深化六为导向,凝心聚力谋发展、开拓创新求突破,为加快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强富美高”新沭阳的精彩篇章而努力奋斗!

报告缩略语及名词解释

1.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2.六增六强:项目增速强发展、创新增效强改革、绿色增值强生态、收入增长强民生、城市增能强内涵、文化增色强底蕴。

3.“521”工程:大力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技术改造、股改上市、成果转化、规模发展,到2020年全市新增挂牌上市企业50户,实施兼并重组企业200户,组织企业实施1000个设备投资不低于1000万元技术改造项目。

4.五大生态工程:环城生态圈、花木主产区、钱集生态经济示范镇、南部新城湿地公园、韩山生态修复工程。

5.“1188重大工业项目”:纺织服装十大项目、装备制造十大项目、电子通讯八大项目、木材家居八大项目。

6.服务业“三大行动计划”:投资提速、集聚区倍增、企业登高。

7.“3+1”节日氛围营造:“3”指中秋、国庆、春节,“1”指沭阳花木节。

8.“1+4+12+200”布局:“1”指中心城区;“4”指韩山、贤官、马厂、胡集4个重点镇;“12”指潼阳、庙头、新河、耿圩、陇集、钱集、沂涛、高墟、吴集、西圩、桑墟、青伊湖12个特色镇;“200”指规划建设200个农村新型社区(集中居住区、特色村)。

9.“134”公立医疗体系:“1”指县第一人民医院,“3”指3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指4个区域医疗卫生中心。

10.宿迁时代精神:担当作为、克难争先、科学务实、创新争优。